如今的互联网,“山寨之风”由来已久,模仿、抄袭层出不穷,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山寨产品的温床。此等作为,在迷惑消费者的
同时,也严重侵犯了品牌企业的利益。层出不穷的品牌侵权案件提醒品牌企业:商场如战场,企业在经营好自己的品牌、使有形
资产高歌猛进的同时,还要学会防备侵权者的觊觎,保护自身的无形资产。
互联网降低侵权成本,成山寨温床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品牌的展示平台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展会、媒体宣传、广告等途径。尤其是近些年来,电子商务呈现爆炸
式的增长,互联网的开放、低成本、迅捷等优势被无限放大,无数新的产品和品牌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声名鹊起。但在另一方面
,互联网也为制假售假者的滋生提供了天然温和的土壤。
在传统的运营模式下,不法商贩要冒用知名品牌的商标,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店面的设计、摆设、门牌LOGO的制作都需
花费大量的经费,而且花费高价“山寨”来的实体店,也很容易被发现,从而作为证据存留。所以故意模仿知名品牌商标、风格
,混淆消费者视线的事情,在传统销售模式下虽然也存在,但并不如在互联网上那么泛滥。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的环境下,违法者只需打造或借助一个平台,在上面搭建一个能以假乱真的网页,违法成本对他们
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互联网的开放性和监控的高难度,让山寨现象变本加厉的同时,也加大了品牌保护的难度。最近审结
的粤歌莉娅状告浙歌莉娅的案件,正是互联网山寨侵权行为的最好例证。
两者旗舰店对比:山寨“歌莉娅”女鞋与正牌“歌莉娅”女装视觉效果几乎一致
据了解,广州市格风服饰有限公司于1995年创立“歌莉娅”品牌,随着公司与品牌的不断发展,“歌莉娅”品牌已在市场上获得
较高的认可度与知名度。然而,不断成长的“歌莉娅”品牌引来了互联网山寨企业的觊觎。杭州娅品贸易有限公司在淘宝网和京
东商城网站上分别以“歌莉娅女鞋旗舰店”和“歌莉娅鞋业旗舰店”的名义销售与“歌莉娅”品牌商标相同的女鞋,不但对商标
“歌莉娅”三个字字体完全抄袭,就连广告词、促销手段也进行模仿。因为头顶“歌莉娅”的品牌,在互联网上,山寨“歌莉娅
”女鞋仅靠几个仿冒的页面也带来了颇为可观的销量。
类似的互联网商标侵权案件不止一例——互联网为违法企业带来的低成本优势,使得山寨者趋之若鹜,将互联网变为山寨产品的
温床。
品牌企业要学会保护自己
可以说,山寨者的“成功”即是对正牌企业的“不公”。品牌企业打造一个知名商标所花费的心力财力物力固不必说,“侵权就
该惩处”的逻辑也是不言自明。从“歌莉娅”案件我们不难看出,即便是从“常理”角度显而易见的商标侵权案,却也会因为山
寨者巧妙地钻了法律的空子而陷入纠结;而旷日持久的司法程序与拉锯必将耗费品牌企业本不必要浪费的大量的时间、金钱与精力
,甚至使企业蒙受不必要的品牌形象损失。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层出不穷的侵权案件让人叹息品牌保护工作任重而道
远的同时,也为品牌企业的自保护敲响了警钟。
毋庸置疑,现代的市场竞争早已不单单是产品的竞争,而是以品牌为核心的综合实力的竞争。一个享有广泛盛誉的品牌,本身就
意味着良好的市场认知度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这对于品牌来说,是比有形资产更为宝贵的无形资产。而商标作为品牌的具象化
产物,本身就是品牌的财富,对于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堪称品牌保护的重中之重,理当引起品牌企业足够的重视。
业内人士指出,面对不法分子的侵权行为,品牌企业在寄希望于相关部门法律法规的完善、互联网平台的监管与司法公正的同时
,自身的积极防范才是治本之道。一方面,在品牌商标注册之初,就应树立防范意识,建立清晰的商标品类区隔,从根源防范品
牌侵权;另一方面,在侵权行为发生之后,品牌企业应在第一时间对侵权者进行打击与制裁,拿起法律的武器坚决与之战斗到底,
不能对不法者进行任何的姑息与纵容。相信,随着网络平台与法律环境的持续净化,辅以品牌企业的不断努力,互联网侵权行为
终将为公众所唾弃,从而被彻底清除出互联网平台。
家纺百事通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家纺百事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家纺百事通,转载使用时务必注明"来源:家纺百事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家纺百事通)"的作品,均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家纺百事通尊重各行业网站及通讯员之版权,如发现本网未署名而刊登您的稿件,请与我们联系。家纺百事通热诚欢迎家纺行业相关人士成为本网通讯员。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tousu@jfbst.com(电子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