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棉价波动的因素主要包括供需、政策、资金。2014年在直补政策的引导下,棉价下降30%至约1.35万/吨;2015年影响棉价波动的关键因素在于国内的天量库存(1100万吨),全球皮棉供大于需的状况短期不会改变,但近期全球范围内的棉花播种面积下降的预期(美国农业部近日在2015年农业展望论坛上公布,2015/16年度,美国植棉面积预计减少12%;中国棉花网监测系统3月棉花调查意向报告显示,全国棉花意向种植面积为5119亩,同比减少1291.1万亩,降幅20.1%),或将刺激国内外棉价窄幅上行。
元旦前后是国内棉纺织企业采购棉花的高峰期,根据历史经验,龙头企业棉花的采购量从半年到一年半不等;若后期棉价看涨,棉花库存的低成本优势将明显推高企业的毛利率水平,在订单量增长的同时,放大企业的利润弹性。
2014年以来,我们看好棉纺织产业链在2015年的恢复。2014年4月,棉花政策由收储放储改为直补,产业链各环节一致预期棉价将明显下行,谨慎下单、消化库存基本成为一致共识;随着国内外棉价差缩小至合理范围内(1500-2000元/吨),棉纺织产业补库存需求有望带动订单量的增长、毛利率的提升,从而利好棉纺织龙头企业的业绩表现。
2015年以来,我们推荐棉纺织产业链的逻辑有所强化。我们关注4月份左右的棉花播种面积、9月份越南TPP 协议的签署进度(《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若主要制造工序如纺纱、编织和印染在成员国内进行,可享受出口关税减免政策),以上两大因素分别对应棉纺织龙头的毛利率提升、订单量增加的预期。
我们以百隆东方、华孚色纺、鲁泰A、联发股份、孚日股份的历史毛利率波动情况来看,基本随着棉价的上行而明显提升。
中期来看,棉纺织企业自 2010年以来的高成本困境,有望于 2015年开始反转。 2010年以来,棉纺织企业面临不断攀升的高成本困境,随着人力成本开始自然增长、环保成本见顶、主要原材料棉花价格下降,棉纺织企业有望在2015年迎来困境反转,提升国际竞争力。且经历前期的行业整合,规模较小、经营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退出市场竞争,行业集中度有望整体提升,订单等资源向龙头企业聚集后,预计将明显提高龙头纺企的市占率。
家纺百事通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家纺百事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家纺百事通,转载使用时务必注明"来源:家纺百事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家纺百事通)"的作品,均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家纺百事通尊重各行业网站及通讯员之版权,如发现本网未署名而刊登您的稿件,请与我们联系。家纺百事通热诚欢迎家纺行业相关人士成为本网通讯员。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tousu@jfbst.com(电子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