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网站导航 家纺百事通欢迎您!
首页 > 家纺资讯 > 焦点新闻 > 纺企用棉低位回升 “弃棉用涤”或无奈之举

焦点新闻

纺企用棉低位回升 “弃棉用涤”或无奈之举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15-06-22

家纺百事通网讯】近日,中国棉纺织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14年非棉纤维的使用率已达到65%。一些机构和外商更悲观的认为,2015年1-5月全国棉花使用率仅30%,混纺纱、色纺纱、新型纤维纱等占纱线总产量的比例不断上升。据调查,江浙、山东、河南、湖北等地棉纺织企业产品“分化”比较明显,大中型纱厂主导产品是40支及以上支数普梳、精梳、紧密纺棉纱和新型纤维纱线,T/C、T/R等混纺纱则以32支以上为主;而中小棉纺厂主导产品则调整为T/C混纺、32S、40S普梳和精梳纱以及气流纺纱,21S、16S等低支环锭纺纱几乎停产,单纯生产全棉纱的企业少之又少。

笔者认为,纺企采购“降棉增化纤”并非仅仅为了降低纺纱成本、降低库存资金压力这么简单。2015年6月以来,3128级地产棉价格约13000-13200元/吨,而涤纶短纤、粘胶短纤的价格则分别为7600元/吨、12500元/吨,三者间的差价较3-5月份不断缩小(3月份涤纶短纤同皮棉3128级的差价高达7000元/吨),用棉比例呈现低位回升态势。

笔者了解,纺企降低配棉比例的原因主要如下:其一、微利或无利润接单迫使棉纺织企业在配棉上“做手脚”;其二、大量进口纱冲击下,国内纺企为了在国际市场上获取订单和减少恶性竞争,提高混纺纱是中小纺企的唯一途径。

从调查来看,目前青岛、广州、宁波、张家港等港口进口混纺纱的比例非常低,且以T/C 65/35 21S、T/C 65/35 32S居多。印度某纱厂表示,由于生产工艺复杂、技术要求较高,高支、倒比例混纺纱报价甚至要高于国内中小纺纱厂,向中国出口几乎没有竞争力;低支混纺纱进口则成为印尼、越南等少数厂家的“天下”。

家纺百事通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家纺百事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家纺百事通,转载使用时务必注明"来源:家纺百事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家纺百事通)"的作品,均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家纺百事通尊重各行业网站及通讯员之版权,如发现本网未署名而刊登您的稿件,请与我们联系。家纺百事通热诚欢迎家纺行业相关人士成为本网通讯员。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tousu@jfbst.com(电子邮箱)。
本月热点
新品发布会预告
展会预告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媒体合作 在线帮助 隐私声明 服务条款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