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网站导航 家纺百事通欢迎您!
首页 > 家纺资讯 > 焦点新闻 > 纺织企业能否回归“纯棉时代”?

焦点新闻

纺织企业能否回归“纯棉时代”?

发布时间:2015-08-18

棉花与替代纤维价差大幅收窄

自2011年10月国家启动棉花收储后,国内棉价总体处于高位,棉花与其替代品涤纶短纤与价差一度达到10500元/吨,与粘胶短纤的价差也曾高达7650元/吨。

内陆地区一些纺织企业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为了降低成本,他们这几年持续增加其他替代品在纺织制成品中的比重。此外,同期低价进口棉花与棉纱的冲击也让他们在过去几年间持续减少国产棉的使用量。

中国国产棉花年度消费替代量数据显示,2011-2013年度纺织企业使用化纤替代棉花比率高达30%-60%。以2011年国内棉花消费量1100万吨为基数,2011-2014年度纺织用棉尤其是国产棉年均减少20%-30%,约150万-200万吨,而化纤替代量每年增量正好在150万-200万吨之间。

此外,据山东、江苏、江西等地的纺织企业介绍,随着近几年消费主力的变化,下游订单对原料的要求也在变化。"比如家纺产品,现在年轻人已经很少看原料成分了,更看重手感和款式。"南通一家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消费需求的变化让很多企业着力发展和改进天丝、莫代尔、涤纶等化纤混纺工艺,在迎合下游消费的同时实现成本压缩。

随着2014年4月国储棉抛售价格的调整,国内棉价急剧下跌,内外棉花价差逐步收窄。与此同时,粘胶短纤和涤纶短纤等主要替代品的价格却步步走高,棉花与其替代品的价差迅速回落。

如今,棉花内外价差缩减至700元/吨左右,粘胶短纤价格已经反超了棉花,棉花与涤纶短纤价差也缩小至5000元/吨左右。非棉纤维在成本上的优势不再,纯棉纱利润逐步好于人造棉纱及涤纶混纺纱,棉花消费再次出现了增长的潜力,"纯棉时代"能否归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纯棉与替代纤维的此消彼长,如今已不单是成本这么简单。在选择进口棉与国产棉时候,纺织企业关注的重点也从价格逐步转向了棉花质量。国产棉中,上年度新疆棉的"三丝"问题饱受诟病。市场人士认为,短期而言,棉价下降和粘胶短纤、涤纶短纤等替代品价格的渐涨对纺织企业用棉比例影响不大。

"对于很多纺织企业来说,产品的种类并非是单一的,一个品种亏损的时候,另一个品种也许是在盈利,所以原料成本的变化对产品种类的影响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大。即使企业对生产产品种类的选择完全出于成本因素考虑,也不可能很快以纯棉代替粘棉,因为化纤当前有他的市场需求,不可能被完全替代。"一家纺织企业负责人表示。

"现在棉花价格公开透明,下游也是按照棉花价格定价,所以价格已经不是我们考虑的首要因素了,生产什么产品更重要的是看下游客户需求。"南通一家纺织企业负责人表示,纺织企业用棉比例与下游客户结构以及消费习惯的变化密切相关,而这些都并非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即使"纯棉时代"回归,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编辑:家纺品牌排行榜

家纺百事通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家纺百事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家纺百事通,转载使用时务必注明"来源:家纺百事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家纺百事通)"的作品,均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家纺百事通尊重各行业网站及通讯员之版权,如发现本网未署名而刊登您的稿件,请与我们联系。家纺百事通热诚欢迎家纺行业相关人士成为本网通讯员。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tousu@jfbst.com(电子邮箱)。
本月热点
新品发布会预告
展会预告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媒体合作 在线帮助 隐私声明 服务条款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