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又有家纺企业被爆资不抵债,仓库被抢,本平台已无意再去探究事件之原委,因为家纺行业洗盘之势已成,市场格局重组已是必然。
回顾8月,一品宏家纺被爆公司倒闭,老总失联,厂区和专卖店一度遭到哄抢,现场一片狼藉,目前仍然处在关门状态。几日后,博铭家纺被爆债务危机,也已造成工人工资拖欠,供应商货款追讨无门的境地。之后又有几家企业应涉嫌担保门而风声鹤唳。各种评论甚嚣尘上,有悲叹惋惜,有冷嘲热讽,更有消极无奈。不过,潮汐退却,出现几个裸泳者再正常不过,不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味传递悲观只会让市场低落,终会伤及自身。我们更需要是积极反思,从他人的失败教训中看清楚市场内在的游戏规则,积极应对时代和市场的变化。

江永军主任在《叠商新使命》一文中写道,目前市场上有三大"雷区" ,一是盲目跟风,二是轻率投资,三是缺乏自我资金,这三大雷区,踩中任何一个都足以重伤企业命脉。家纺百事通小编深以为然。
盲目跟风
不少商家缺乏自我核心理念,不愿意多花时间精力和资金在探索市场趋势与自我研发上,总是以他人为参照,跟着其他商家的路走,于是市场上产品跟风严重,抄袭仿制屡禁不止,大大损害了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家利益。而跟风仿制导致市场上同款产品泛滥,最终导致价格战恶性竞争,混乱市场秩序,自己也难以受益。市场上,站得稳走得远的企业们,谁没有自己的专属知识产权呢?有自我创造,才有核心竞争力;
轻率涉足陌生行业
一些企业在初步成功累积了一定资金后,在成功的喜悦之下自信膨胀,开始跨大脚步,怀着集团化发展的宏伟志愿开始投资其他产业,但有时候企业主对自己所投资的领域并不了解,凭着侥幸冒风险投资,却不慎造成大面积的亏损。因此企业在谋求发展的道路上应该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时刻保持警醒谨慎,打有把握之仗;
过于依赖贷款和民间融资
辜鸿铭先生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所谓的银行,就是晴天千方百计把伞借给你,雨天又凶霸霸地把伞收回去的那种人。”现实正是如此。事实上银行惜贷或者抽贷,于其自身生存来说是必要的。企业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由于银行方的债务在偿债顺序中排名不高,所以大部分银行会选择想方设法讨回本息,抽贷也是为了避免形成不良贷款的风险。而叠石桥市场上熟人文化盛行,企业抱团、相互作保向银行借贷是普遍现象,在这个利益链条中一旦有一环倒下,其他企业均会被牵连受到重创。
如果仅仅是银行贷款、互保联保,并非不可解。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与银行信贷承担的责任,可以通过公司破产,变卖公司资产及抵押物自己给予偿还。只要不存在法律上的漏洞,企业主依然可以明哲保身。但如果触碰到民间高利贷的高压线,事情就难有回缳余地。曾经风光无限的一品宏家纺之所以一夜颓倾,正是因为以贷养贷。但高利贷利滚利,只能让企业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很多时候,企业借高利贷也是逼不得已,但不要忘了求助高利贷正如饮鸩止渴,一旦触碰到这根高压线就是绝路。

最后我想引用海门工业园区管委会江主任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
“叠石桥,是中国家纺的亮丽名片;叠商,是叠石桥企业家的共同名字。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家应该成为社会公德的表率和榜样。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全球产业分工调整的大趋势下,叠商如何重新审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新一轮竞争洗牌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每一个有眼光的企业家应该共同思考的课题。那么,请放慢自己的脚步,回到创业之初,用敬畏的心态修正自己的思想行为,认真践行商业道德,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唯有这样,我们才能迎来家纺产业涅槃重生的春天。”
(来源:家纺百事通)
家纺百事通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家纺百事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家纺百事通,转载使用时务必注明"来源:家纺百事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家纺百事通)"的作品,均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家纺百事通尊重各行业网站及通讯员之版权,如发现本网未署名而刊登您的稿件,请与我们联系。家纺百事通热诚欢迎家纺行业相关人士成为本网通讯员。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tousu@jfbst.com(电子邮箱)。